> 文章列表 > 雪中春信的典故

雪中春信的典故

雪中春信的典故

雪中春信的典故

背景 :

时间 :公元1090年春天。

地点 :杭州城。

人物 :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画家苏轼,当时担任杭州太守。

故事 :

苏轼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所触动,决定利用这场雪制作一款特别的香。

他取出了御赐的羊脂玉碗,并吩咐爱妾朝云和侍女在梅花盛开时收集梅花蕊中的雪。

收集雪的过程中,苏轼要求她们心怀敬畏,轻轻扫取,避免伤害梅花。

收集到的雪水与特制的香料(沉香、檀香、丁皮梅肉等)混合,经过精心的和香过程,最终制成了“雪中春信”。

香成之后,苏轼点燃了篆香,香气如同万株梅花同时在雪中绽放,他形容这香气“香如其名”,既幽凉又温暖,仿佛带来了春天的消息。

意义 :

“雪中春信”不仅是一款独特的香,更是苏轼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颂。

他花费七年时间,只为寻找那一份独一无二的“梅心雪”,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。

此香后来成为古代香方中的经典,流传至今。

---

以上便是“雪中春信”典故的简要介绍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雪中春信的香味有什么特别之处?

苏轼如何制作雪中春信?

雪中春信在杭州有何独特之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