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相看泪成血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相看泪成血”的出处是哪里

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聊聊“相看泪成血”这句诗。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《苏武》,描述了苏武在匈奴的坚守和回归时的感人情景。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全文,然后探讨一下它背后的故事和意义。

“相看泪成血”全诗

《苏武》

唐代 李白

苏武在匈奴,十年持汉节。

白雁上林飞,空传一书札。

牧羊边地苦,落日归心绝。

渴饮月窟冰,饥餐天上雪。

东还沙塞远,北怆河梁别。

泣把李陵衣,相看泪成血。

苏武的故事,大家可能不太熟悉,但他在匈奴十九年,始终不渝地坚守着汉节,这份忠诚真是让人感动。李白用“相看泪成血”来表达苏武和李陵在诀别时的悲痛,这种情感的冲击力,真是让人心痛。

作者简介(李白)

李白,大家都很熟悉了,他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誉为“诗仙”。他的诗充满了想象力和独特的风格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。

苏武翻译

苏武在匈奴被拘押了十九年,一直保留着汉节,他的忠诚真是让人敬佩。

他用白色大雁传信息,飞到了汉武帝的上林苑,这种通信方式真是太有创意了。

他在遥远的北方牧羊,艰苦万分,但他的归心就像西落的太阳,几乎要绝望。

渴了就饮用寒冷的冰窖水,饿了就食用天上的飘雪,这种生活条件真是艰苦至极。

终于在汉武帝的关怀下,苏武可以从遥远的漠北回归长安了,他和李陵临河诀别,那种悲伤真是无法言表。

苏武拉着李陵的衣袖,哭尽眼泪,替之以血,这种情感的表达真是感人至深。

苏武简析

其实,李陵还是不错的汉子,三千人抵抗了匈奴十几万人的围攻,最终兵尽力竭负伤被俘。这种情况,按现在国际公约来看也不算叛徒,而汉武帝却杀他全家,怎么不让李陵投降?!

李白借咏叹苏武,隐约为李陵抱不平,在当时的唐朝是了不起的!表扬!有人考证李白是李陵的后代,真有点不知其然,毕竟年代太遥远。

“渴饮月窟冰,饥餐天上雪”这两句,应该是岳飞“壮士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”的源头吧。

这首诗和《苏武》的故事,虽然年代久远,但其中蕴含的忠诚、坚持和悲痛,仍然是现代人应该学习和思考的。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,也能记得这份初心,不被外界的困难所击倒。

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感兴趣,可以去深入了解一下苏武和李陵的故事,相信你会被他们的忠诚和勇气所感动。同时,也可以思考一下,在我们现代社会,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,不为外界所动摇。
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希望大家都能够从诗中得到启发,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。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想法,欢迎留言讨论哦!

“相看泪成血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相看泪成血”出自唐代李白的《苏武》。

“相看泪成血”全诗

《苏武》

唐代 李白

苏武在匈奴,十年持汉节。

白雁上林飞,空传一书札。

牧羊边地苦,落日归心绝。

渴饮月窟冰,饥餐天上雪。

东还沙塞远,北怆河梁别。

泣把李陵衣,相看泪成血。

作者简介(李白)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苏武翻译

苏武被匈奴拘押了十九年,始终保留了汉节与对汉朝的忠诚。

他利用白色大雁传信息,飞到了汉武帝的上林苑。

他在遥远的北方牧羊,艰苦万分,回归家乡的心如同西落的太阳,几乎要绝望。

渴了就饮用寒冷的冰窖水,饿了就食用天上的飘雪。

终于在汉武帝的关怀下,苏武可以从遥远的漠北回归长安了,他和李陵临河诀别,怆恻心欲绝。

苏武拉着李陵的衣袖,哭尽眼泪,替之以血(苏武成为了千古忠臣,而李陵却万古蒙羞,使人扼腕出血!)。

苏武简析

其实,李陵还是不错的汉子,三千人抵抗了匈奴十几万人的围攻,最终兵尽力竭负伤被俘。这种情况,就是按现在国际公约来看也不算叛徒,而汉武帝却杀他全家,怎么不让投降?!

李白借咏叹苏武,隐约为李陵抱不平,在当时的唐朝是了不起的!表扬!有人考证李白是李陵的后代,真有点不知其然,毕竟年代太遥远。

渴饮月窟冰,饥餐天上雪。这两句应该是岳飞:“壮士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”的源头吧。